先来了解一下这味舌尖上的中药吧
陈皮来源于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1]。陈皮一般指橘皮,而广陈皮指橘的栽培变种茶枝柑Citrus reticulata ‘Chachi’的果皮,茶枝柑主产于广东省新会,是从有700多年种植史的新会柑橘中不断繁育筛选出来的优质品种。 陈皮苦、辛,温;归肺、脾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作用。临床上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老百姓化痰、消食、开胃、防晕车、止咳、提神、提香等都会用到它。
橘皮“陈”用,在历代本草书籍是这样记载的:“橘皮疗气大胜,以陈久者良” “年深者最妙” “它药贵新,唯此贵陈” “陈则烈气消,无燥散之患”等。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陈皮的抗氧化、祛痰、解痉等药理活性会随着储藏年限的增加而增强,进一步证实了“陈久者良” 之说[2]。
新会,隶属于广东省江门市。其特有的三水交汇、三山环抱的地理气候成就了其柑皮肉兼用、药食同源的特色。凭借着银洲湖、西江、潭江富含营养的海水和淡水的融合灌溉,仰仗着圭峰山、古兜山、牛牯岭山的小峡谷效应,新会年平均气温21.8℃,昼夜温差一般不超过7℃,造就了广陈皮自然湿陈化的最佳环境。
下面就用新会的茶枝柑
简单教大家制作广陈皮和柑普茶
大家也可以利用手边的橘子练练手
单纯享受动手的快乐吧
真正意义上的广陈皮是要在新会(保护区域范围)贮存陈化3年以上的哦~
广陈皮传统的制作流程有采摘、开皮、反皮、翻皮、晒制、陈化等工艺。茶枝柑按果实成熟度及商品不同的需求,分三批采摘,形成三个品种,即青皮、黄皮、红皮。
青
皮
在农历立秋至寒露(8月7-9日至10月8-9日)时采摘。
黄皮
在农历寒露至小雪(10月8-9日至11月22-23日)时采摘。
红皮
在农历小雪至小寒(11月22-23日至1月5-7日)时采摘,此时果实已成熟,果皮黄红或大红色,皮质厚软、香甜带辛。
下面就教大家
如何制作广陈皮和柑普茶
采摘
二剪法采摘(第1剪带叶剪下,第2剪齐果蒂剪平),以免伤及果皮。
2016年12月冬至后两日于新会茶枝柑种植基地拍摄
成熟的茶枝柑果实扁圆,油润而有光泽。清代吴仪洛的《本草从新》中有言“皮厚不脆,有猪鬃纹。”
去瓤打灯,油包粒(猪鬃纹)突显而通透,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冰心的小桔灯,“这朦胧的桔红的光”温暖而又光明。
开皮
背切二刀法:从近脐处起刀,划圆过蒂肩回到近脐处,第二刀近蒂与第一刀方向垂直,划至脐附近,形成以脐部为连接的三瓣。
正切三刀法:以脐为起点起刀,将果皮分成以蒂部为连接的三瓣。
反皮、翻皮
置于通风、当阳处,一天后果皮自然失水萎蔫,待质地变软后翻皮(不易破皮),使橘白朝外。
晒制、陈化
在晴朗、干燥的天气下,将翻好的果皮平铺于太阳下天然生晒,并经常翻动。柑皮晒干、热气散后,装于通风透气的容器(如布袋、麻袋、草扎袋等)内,置于室内通风、干燥、三离处储藏,自然陈化。最好标注采摘日期、封装日期、重量、陈化年限等信息。5年内的广陈皮需要适时返晒,每年6月、12月各晒一次,每次选择空地晾晒1~2 天,然后扎紧口袋返仓继续陈化。
一般15年内的广陈皮返晒的次数较多,15年以上的广陈皮性质比较稳定,密封于瓷罐、玻璃罐等容器内即可,不需要打理。若天气极度潮湿,或皮已受潮还须返晒。所以广陈皮的制作工艺和贮存条件很讲究,价格就会比普通陈皮贵,亦会有 “一两陈皮一两金”的民间说法。
贮存陈化3年后的广陈皮,常3瓣相连,形状整齐,厚度均匀,约1mm。外表面橙黄色至棕褐色,点状油室较大,对光照视,透明清晰。质较柔软[1]。
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陈化过程中,广陈皮的颜色悄然发生了改变,渐渐地变成了棕褐色。5-羟甲基糠醛可作为广陈皮陈化中美拉德褐变反应的指标成分[3]。哦,原来是岁月留下了痕迹。美拉德色系是我们钟爱的颜色之一,这种大地色表达了一种历练后的沉稳、内敛和温暖,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这样,从出生到成长,从青涩少年到白发老翁,汲取着、历练着,用时光完成一次次转换,在岁月中完成静水流深、和光同尘的自我修行。
柑普茶的传统制作工艺,包括采摘、去瓤留壳、杀青、填茶、烘晒、包装等。
“
每年7、8月份柑果未成熟时显青绿色,柑皮糖分低,便于贮藏,适宜制作柑普茶。 由于是冬至采摘的果实,所以就用成熟柑做示范吧。
将洗干净的茶枝柑沿果柄周围切开呈杯盖状,用勺小心挖出果肉,留下完整的果壳和果柄盖,并于阳光下生晒;失水变软后,填入普洱茶盖上果盖并绑定,再置于太阳下天然生晒3天左右,此时果香和茶香气味相融,彼此成就,合二为一;之后低温烘干,彻底除去水分,最后用棉纸包装柑普茶存放。
假以时日,便可以坐在阳光下,泡一壶自制的柑普茶, 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惬意地享受冬日的温暖和安详。
生活中
陈皮已是广东人饮食上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两款陈皮药膳
功能主治:
滋阴养血。
材料:
苹果4个,糯米粉、小麦粉各50克,陈皮10克。
做法:
1.苹果洗净,取肉切块;陈皮冲净,切碎。二者混合打碎成泥,或加少许白糖,调匀作为馅料备用。
2.糯米粉、小麦粉混匀加温水和成面团,用保鲜膜包好,静置30分钟。
3.将醒好的面团切成若干面剂子,擀皮,包馅,压成饼状。
4. 平底锅放少许食用油烧热,中火将饼煎至两面金黄即可。
功能主治: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材料:
雪梨2个,川贝母、干百合、陈皮各3克。
做法:
1.陈皮冲净,切丝;雪梨取带皮果肉,切成小块;百合洗后用清水浸泡片刻,捞出沥干水分。
2.将所有材料一起放入炖盅内,加水漫过材料,盖上盖子隔水炖一个半小时。如需要,在起锅前10分钟加入适量冰糖,继续再炖10分钟即可。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2]宋叶,张斌,梅全喜,等. 陈皮、广陈皮、新会陈皮的考证[J]. 中药材,2019,42(2):453-458. DOI:10.13863/j.issn1001-4454.2019.02.048.
[3] 王光宁,谢思敏,戴依婷. 广陈皮陈化过程中主要成分的变化及美拉德褐变反应的初步研究[J].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2023,39(2):73-81. DOI:10.16809/j.cnki.2096-3653.2022112205.
【科室简介】
深圳市中医院药学部(点击查看更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