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

主条目:澳大利亚文化、澳大利亚公共假日和澳大利亚人列表

澳洲受其地理位置影响,很容易被误解成文化沙漠,然而由于澳洲逐渐与殖民母国英国的疏离,澳洲目前的主流文化自1960年代崛起,其各类的艺术、文学、音乐及电影等文化与世界主流文化接轨,澳洲原住民文化亦与主流的欧洲裔白种人文化同化,在一些领域形成了“澳大利亚文化”。[141]

澳洲主流文化源自英国文化,[142]在1940年代前,远离欧美大陆而在文化方面显得异常孤立。[143][14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著美国兴起和1960年代后新一代移民的成长,[145][146]带给澳洲一股转向以美英为主的多元文化热潮,使澳洲逐渐成为世界主流文化的输出国之一。澳洲也在电影、文学、流行音乐和艺术取得巨大成功,出现多位世界级大师,贡献于世界文化艺术。[142][147]

但是1980年代起,许多澳洲新生代崇尚以好莱坞电影为主的美国文化,原有的英国文化则被视为传统文化,慢慢被取代。

文学

编辑

澳洲文学发展可以大略分成以下阶段:

口传时期(1788年以前):在欧洲人到来以前,澳洲原住民没有语言文字。个人的言语可能经由口耳相传,但整体语言系统直到二十世纪才有所系统性的发展。然后,他们的歌谣、吟唱、传说和故事在各民族间因为没有共同语言因此并相当分歧。而这些创作也因此常常不为本民族之外的人们所理解,直到二十世纪下半叶才逐渐被研究。

殖民时期(1788~1888):从1788年新南威尔斯登陆后开始,就不断出现对于这片新大陆的研究报告。当时大众对于罪犯的新生活并不感兴趣,反而是对新大陆的动植物与土地河流等自然景观感到兴趣,大部分的出版书籍都与探索与冒险的内容和摘要为主。而同时出现的还有怀乡文学,有些在澳洲待过一段时间的作家透过诗集和作曲等抒发对于家乡的思念,例如Barron Field的First Fruits of Australian Poetry。

国族主义扩张时期(1888~1939):此时期民族主义和各州联邦的运动显著增长,关于澳大利亚人的口号开始被呼喊,充满了国族主义色彩。J. F. Archibald创办的《公报》杂志,提出澳大利亚属于澳大利亚人的口号,宣传众人平等的观念,具有社会主义的色彩。公报团结了一大批作家,形成公报派,促进了澳大利亚的文学发展。

国际化阶段(1940~1969):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一批具有才华的作家和艺术家开始出现。包括Southerly和Meanjin在内的文学杂志都关注促进澳大利亚的写作。并且国际阅读公众对澳大利亚写作的兴趣也在增长。此时期开始发展本土意识的文学。

走向自由主义(1970以后):在20世纪70年代后,澳洲文学摆脱了所有的限制,开放包括性、挑衅或科幻等题材。事实上,他们的价值观允许自由主义,他们的故事在道德层面上反映当代社会和政治,因此每个人都非常警惕个人遭遇的讽刺可能性。而在此之后澳洲原住民意识逐渐崛起,原住民文学的作品开始出现,他们的作品通常直接反映在白人社会中的处境与地位。[148]

1973年,澳洲政府成立艺术理事会文学委员会,文学开始大力发展,在国际上已具有一定成就,本土文学创作则受国际瞩目。例如早期马库斯·克拉克于1874年创作《无期徒刑》。19世纪晚期,澳洲的丛林诗人为寻求更多自己的“澳洲化”归属感,而与英国传统文化决裂。小说自1920年代起,在世界文学界中越发重要,澳洲亦如此。此一阶段的优秀澳洲文学作品有《库纳尔杜》、《卡布里康尼亚》和《可怜的家伙,我的故乡》。

帕特里克·怀特是澳洲文学巨匠之一,1973年他以《风暴之眼》(The Eye of the Storm)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澳洲人首获此奖者。[149]当今澳洲文学巨匠是来自西澳州的蒂姆·温顿(Tim Winton)、彼得·凯里与布赖斯·考特尼(Bryce Courtenay),他们主要作品包括:《云街》、《乘客》、《尘土音乐》、《奥斯卡和陆辛达》、《凯利帮的真实故事》、《一个人的权势》、《愚人节》、《托摩和霍克》、《杰西卡》。

托马斯·肯尼利是近代澳洲为世界文坛贡献的最优秀文学作家之一。他曾是牧师,主要作品有《云雀和英雄》、《铁匠吉米的赞歌》、《辛德勒名单》。其大部分作品都已拍成电影,包括著名的《辛德勒的名单》(1993年),导演是荷里活的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澳洲其他著名作家还有墨累·贝尔、大卫·马洛夫、科林·麦卡洛等。

澳洲现代知名文学还有《疯狂树屋》《就是》等系列。

艺术

编辑

澳洲的绘画和建筑风格很不同于其他大洲。[150]1850年代,澳洲不少画家放弃原有欧洲画派中心的创作思想,因为它无法充分呈现出澳洲景色的特殊风格。[151]这时期的代表画家有ST·吉尔、汤姆·罗伯茨。1920年代和1930年代,澳洲艺术领域维持既有固执而保守的风格,鲜少展开印象主义、立体主义等方面的革命。社会现实派画家则以诺伊尔·库尼汉、乔西·伯格纳为首,刻画新移民和劳动阶层的痛苦生活,成为1950年代澳洲艺术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澳洲知名艺术家另还有艾尔伯特·纳马特吉拉、西德尼·诺兰、唐纳德·弗兰德、拉塞尔·德赖斯等。[152][153]

今日澳洲是公认的世上最具艺术活力国家之一,丰富多彩,具有独特性。当代著名设计师肯·多恩、布雷特·怀特利等人,将澳洲艺术推向世界领域,并取得国际地位。习惯戴贝雷帽的澳洲当代艺术大师罗尔夫·哈里斯(Rolf Harris)乃代表性人物。[154]2005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钦点他为八十岁诞辰庆典画像。[155]

雪梨歌剧院

澳洲淘金热在1840年代展开,澳洲建筑风格同时趋向华丽典雅。澳洲基本是著重遗产保护的。现今的重要建筑,如始建于1893年的悉尼维多利亚女王大厦、坎培拉国立美术馆、墨尔本维多利亚艺术中心,雪梨歌剧院(丹麦建筑师乌特松设计,澳洲建筑师彼得·霍尔完成)等。首都堪培拉乃预定规划、以祥和四方为尚的人造城市,在当时被视为建筑师的“操练场”。[156]

澳洲城市的居民建筑通常是成片的低矮小楼,带有花园,每栋约占地1/4英亩,大于许多西欧国家、略小于美国。有些建筑则保留原始建材的特色,如将砖、木头裸露在外,具有垦殖时代的感觉。澳洲气候适合全盘引进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地中海和亚洲热带地区的建筑风格。澳洲建筑业很注重节能环保,法律严格规定了许多建材用料的标准。

音乐

编辑

表演中的澳洲著名摇滚乐队AC/DC乐队

澳洲有多位世界级歌剧演员,著名歌唱家包括1880年代的女高音内莉·梅尔巴女爵士(Dame Nellie Melba)和1950年代至1980年代的琼·萨瑟兰。著名男中音如约翰·布朗利(John Bvrownlee)和彼得·道森(Peter Dawson)。歌剧创作以玛格丽特·萨瑟兰最杰出,她创作许多经典的音乐曲目。珀西·格兰杰创作的歌剧《乡村花园》(1907年),闻名世界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20世纪下半叶有著名作曲家斯克尔索普等。著名指挥大师理察·波宁吉是澳洲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人之一,多次为帕瓦罗蒂和世界知名芭蕾舞剧团录制唱片。此外,钢琴大师艾琳·乔伊恩和古典吉他手约翰·威廉斯亦为世界知名的澳洲音乐家。[157]

澳洲的流行音乐领域在西方流行乐坛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158]尤其是曾产生大量的国际知名的摇滚乐团,.[159]如比吉斯(Bee Gees)结合抒情和摇滚发挥到极致,创作多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广受全世界欢迎。AC/DC则为当今全球摇滚乐团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著名乐团,其音乐理念和文化辐射已经成为澳洲乃至西方社会中的主要文化象征之一。[160]其他的著名乐队还有轻松节拍、电波鸟人乐团、You Am I乐团、新浪潮、工作的人们、狼母、午夜的油、小河乐团、犹豫的哀伤、生病的小狗、再一个比约恩(Björn Again)、空中补给、野人花园和Jet。重量级的流行乐歌手则有凯莉米洛、奥莉薇亚·纽顿-强、Helen Reddy、希雅。

电影

编辑

主条目:澳大利亚电影

澳洲电影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澳洲即开始制作电影,其中不乏优秀的作品。二战后的澳洲电影业处于停顿状态。直至1970年代,工党领袖惠特兰为首的执政党政府设立澳洲电影发展公司,后更改名为澳洲电影委员会(AFC)。电影委员会设立了政府自己的电影制片机构澳洲电影局,拍摄大量的电影,成为澳洲史上第一轮的电影制作热。报纸专栏作家和广告业巨头菲利普·亚当斯是当时积极参与电影热的名人之一。[161]

至今,澳洲制片人和导演以其独特风格为自己在全球电影业赢得了无可争辩的地位,且有力地影响了荷里活。澳洲旅美电影人在荷里活因此被称为“桉树叶帮”,包括现今活跃于荷里活的多位制片人、导演和演员。著名导演有巴兹·鲁尔曼、亚历士·普罗亚斯、乔治·米勒和温子仁等,著名演员包括 妮可·基嫚、凯特·布兰琪、休·杰克曼、盖·皮尔斯和蜜雅·娃丝柯思卡等[161]。

相关养生推荐

籼米报价
日博365网

籼米报价

📅 07-08 👁️ 763
擇天記 (電視劇)
日博365网

擇天記 (電視劇)

📅 07-06 👁️ 3905
明日之后奶牛
日博365网

明日之后奶牛

📅 08-01 👁️ 2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