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ler认为,想要确定古代eDNA标本的年代相当困难。贝壳可以躺在海底数千年,当你在海滩上看到贝壳时,有些可能是近期死亡的贝类,而有些也可能是千年前就已死亡的。类似的例子在脊椎动物的记录中也时有发生。
可疑的时间跨度?
在西伯利亚地区发现的最近的猛犸象化石,是大约于11000年前被埋入永久冻土中的。这比eDNA的分析结论早了几千年。
对Miller而言,这种时间差异的确太可疑了。科学家寻找了这么久猛犸遗骸,却一直没能找到任何更年轻的骸骨。然而,北极地区动物的缓慢分解,却恰好可以解释如此巨大的时间差。
原论文作者在同期期刊上也进行了回复。他们并不同意研究样本中猛犸象的eDNA可能部分来自寒冷、古老的风化骨骼。他们还指出,发现的最年轻的猛犸象eDNA显示出了较低的遗传多样性,这正是末期走向衰落的群体会发生的情况。
eDNA研究先驱Hendrik Poinar在接受采访时表示,Miller与Simpson的反对意见的确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检验和分析的有效观点,但他认为他们的分析并不足以对抗多种证明猛犸象在更晚时期仍然存在的证据。
比如,在原研究中,DNA证据还追踪到了那一时期的植物。这表明,由于冻原草原的栖息地的延续,环境条件允许猛犸象持续生存。
人类的影响
对研究人员而言,问题的关键仍然在于,人类对猛犸象的全球衰退和灭绝是否产生了影响,又有怎样的影响。
众所周知,我们的祖先用火深刻地改变了地貌。他们的确还会猎杀猛犸象,并用它们的象牙制成各种各样的物品。因此,想要知道猛犸象灭绝的原因,就需要知道猛犸象消失的准确的时间线。
许多地方都有人类的到来和灭绝之间的时间间隔相当短的情况。但随着更多研究的出现,一些观点也可能被颠覆。在如今美国附近的一些区域,更新的研究将人类到达的时间推后了,这就让人类到达和猛犸象及其他巨动物群的灭绝之间产生了更大的时间差距。这些无疑都给有关的灭绝机制的争论增加了复杂性。
猛犸象吸引着我们的一大原因之一是,它们曾与现代人共同生存过,它们与今天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动物有着一种有趣的相似性。对许多人来说,猛犸象就是冰期巨动物群的典型代表。
想象一下,数千年前,这些庞然大物地球上行走,我们的祖先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长大。这是多么惊人而有趣的场景。只不过,我们如今彻底错过了它们。
#创作团队:
撰文:Takeko
排版:雯雯
#参考来源:
https://www.uc.edu/news/articles/2022/11/uc-paleontologist-says-environmental-dna-paints-a-misleading-picture-of-mammoth-extinction.html
https://www.sciencenews.org/article/mammoths-extinct-earlier-edna-evidence
#图片来源:
封面图&首图:Thomas Quine, Flickr, CC BY
来源:原理 2022-12-04返回搜狐,查看更多